西元353年)東晉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當時任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的王羲之邀請謝安、孫綽、孫統等四十多位文人雅士聚於會稽山陰的蘭亭修褉,曲水流觴,飲酒作詩。 所謂修褉是中國古來就有「修褉」的風俗。每逢春花三月,古人就採百花香草,洗澡淨身,祭神歡宴,以避災禍。「修褉」原來在每年三月上已日舉行,魏晉以後,才固定在三月三日,從潔身祭神,洗除不祥的「拔褉」原意,慢慢漸轉變為玩賞景物,飲酒作詩,臨流聚會的「戶外野餐」大會。方法是參加的雅士坐在溪水兩旁,司令者斟酒一杯,放入溪水漂流,看溪水把酒杯流到那個人面前,他就拿起來喝完並作詩一首。 當眾人沉醉於酒香詩美的回味之時,有人提議不如將當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詩,彙編成集,這便是《蘭亭集》。這時眾人又推王羲之為此做一篇序文,也就是現在俗稱的《蘭亭序》。 由於王羲之酒意正濃,提著鼠鬚筆在蠶紙上暢意揮毫,一氣呵成。這就是名噪天下的《蘭亭序》了,也因為是草稿因此在作品中有許多塗改,增刪的地方。聽說等酒醒了,王羲之看到作品上有塗改便重寫了好幾份,但都比不上原來的作品,後來才作罷。 《蘭亭序》後來落入唐太宗的手中,不只唐太宗愛不釋手,所有的大臣也很喜歡,可是當時沒影印機,也沒照相機,於是唐太宗便想了兩個方法,第一個令當時最厲害的書法家虞世南、褚遂良等看著真蹟臨寫幾篇,再將臨寫的作品分送出去。第二個方法就是令當時的摹書人趙模、馮承素等人進行響拓鉤摹。 所謂響拓鉤摹本,是指在照相印刷術發明之前,古人為了保護書畫藝術品原跡,採用臨摹的方法製作副本和複本。所謂“摹”,就是對原作真跡摹寫,力求絲毫不差。書法摹寫稱之為“響拓”。這一風氣在唐宋時最盛,在唐朝,就有官方設置的許多專門摹拓書法名跡的“禦府”,下有專門摹拓書法的人員,不少人都是此中高手。宣紙的聞名始於唐代,唐書畫評論家張彥遠所著之《歷代名畫記》云:“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如今,東晉王羲之等人的書法真跡已經蕩然無存,這些唐朝的摹本就顯得尤其珍貴。唐代因摹刻技術很高,筆意俱存,宛如手寫,也可窺見王羲之行書的面貌。 後來唐太宗臨死之際,眼見《蘭亭序》不禁刪然淚下,太子李治在旁一見大驚。趕忙問道:父王為人傷心。 唐太宗回答說: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只是放心不下《蘭亭序》,如果在我枉生後能將《蘭亭序》讓我帶去,那我就暝目了。 太子李治於是叫來工匠用乳白軟玉彫了一個書匣,將《蘭亭序》置於其中,並放於唐太宗床邊,直到過世後,《蘭亭序》也隨著唐太宗埋葬於昭陵之中。 而現今所看到了《蘭亭序》則是以馮承素的摹本最為傳神也最為珍貴。 乾隆曾收集八種蘭亭序。
- Sep 19 Sun 2010 11:44
「蘭亭序」的始末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