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學習園地 (17)
- Nov 12 Sat 2011 20:13
黃庭堅(松風閣詩)
- Sep 13 Tue 2011 23:10
隸書的演變
隸書的演變
隸書是從篆書簡化演變而形成的一種書體。始於秦代,通於漢魏。張懷瓘『書斷』說:「案隸書者,秦下邽人程邈所造也。」程邈因罪下獄,感於當時官獄公牘繁多,篆書結構複雜,書寫不便。因此,把大、小篆的筆畫和結構作了簡化,以便書寫。
隸書,有「秦隸」、「漢隸」兩種。
秦隸,亦稱古隸,秦及漢初通行的隸書。如雲夢睡虎地秦墓中的秦簡,結字仍為篆體,其橫平豎直,波磔已在形成之中,可知秦隸亦是承接戰國時代一般通行的書寫體。漢隸,漢代隸書的通稱。
以下資料源於: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 Aug 30 Tue 2011 22:52
淡水社大「書法美學與應用」9月8日開課了
淡水社區大學藝文生活課程「書法美學與應用」在八里上課,將於9月8日(週四)開始上課,請各位同學記得要準時到。
本次研習上半段以隸書為主,下半段以宋代各家的行書為主。
- Mar 27 Sun 2011 14:08
王鐸33歲作品
- Mar 09 Wed 2011 19:40
王鐸介紹
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十樵、石樵、癡庵、東皋長、癡庵道人、煙潭漁叟、雪塘漁隱、癡仙道人、蘭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雲岩漫士……等。河南孟津人,世稱「王孟津」,有「神筆王鐸」之譽,明末清初時的著名書法家。十四歲開始讀書,十六歲入庠,三十歲中舉,天啟二年三十一歲中進士,崇禎十一年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經筵講官、教習館員等職。弘光朝廷建立,入閣為次輔,次年降清。清順治三年,以原官禮部尚書管弘文院學士,充《明史》副總裁。順治六年,授禮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實錄副總裁,同年晉少保。順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歲,贈太保,諡曰「文安」。
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善畫山水,梅蘭竹石 尤精書法,名重當世,時與董其昌齊名,有《擬山園帖》、《瑯華館帖》、《瓊蕊廬帖》……等行世。王鐸正書學鐘繇,行草宗二王,皆能自出胸臆。王鐸相當重視對魏晉境界的追求,他曾自道家法云︰「予書獨宗羲、獻。……《聖教》之斷者,余年十五,鑽精習之。」又云︰「《淳化》、《聖教》、《褚蘭亭》,予寢處焉!」。也曾提出︰「書不過晉,終入野道。」可見,王鐸是專研晉唐名賢之妙而功力彌深的。他在崇禎年間任翰林院學士,得見內府秘藏,閱大量古賢名跡,眼界大開。他對米芾書法更是一見傾心,嘆服皈依。在他跋米芾《吳江舟中詩卷》云︰「米芾書本羲,縱橫飄忽,飛仙哉!深得《蘭亭》法,不規規摹擬,予為焚香寢臥其下。」王鐸一生學書,勤奮之極,自云︰「余從事書藝數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為。故書古帖日多。」清人倪燦《倪氏雜記筆談》記王鐸自定字課︰「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以此相間,終身不易。」
在我國書法史上,董其昌一派的嚴謹秀逸之風曾在明末清初盛行,而王鐸取法高古,與拘謹乏趣、滑弱無力的書風相抗衡,大膽創新,開創一代書風。他是書法史上一位傑出的革新人物。青年時代的王鐸受時代思潮的影響,很早就有了反思潮的奇倔胸懷,在他的《擬山園選集》中的《文丹》中,集中表露了他驚世駭俗的審美觀。他最大的成就是在於他超邁雄奇的行草書。他的行草書,恣 ( ㄗˋ )肆狂野,揮灑自如,用筆沉著痛快,縱橫跌宕,自然出奇,表現了撼人心魄的雄渾氣勢,極富感染力。有人以他的線條與明代另兩位草書家徐渭、祝枝山作比;則他的遒勁既有異于徐渭的粗放,也有別于祝枝山的生辣。此外,他在結構處理上的構成意識也是前所未有的。空間的切割完全具有次序觀念,具有強有力的理性處置效果,在如此狂放變幻的草書中錘煉出如此冷靜、有條不紊的效果,實在是出人意外同時又使人對他的能力敬佩不已。如果說從張芝、張旭、懷素、黃山谷直到徐渭,草書的發展是以用筆的豐富頓挫為准矩,而在結構處理上則一放再放,抒泄無遺的話,那麼王鐸則成功地阻遏住這種一發不可收拾的洪流,他用冷靜的理性把這匹脫韁的野馬籠住,縱橫取勢,變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於法度之中,收奇效於意想之外。
他在筆墨上的創新也是具有開拓性的,他的線條遒勁蒼老,含蓄多變,於不經意的飛騰跳擲中表現出特殊個性,時而以濃、淡,甚至漲墨,大膽製造線條與塊面的強烈對比,形成一種強烈的節奏,不能不說他這有意無意之中的創舉是對書法形式誇張對比的一大功績。在他以前,還沒有人能像他那樣主動地追求「漲墨」效果。
王鐸超凡的天資,過人的勤奮,廣博的閱歷,深厚的文學素養使王鐸的書法在入晉唐宋賢之室,承米芾遺意,自出機杼,別樹一幟,無可爭議地成為明清調浪漫主義書風的核心人物,也是我國書法史上繼往開來的大人物。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書學》這樣評價王鐸︰「一生吃著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夫又深,結果居然能夠得其正傳,矯正趙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說是書學界的中興之主了。」現代草書大家林散之認為王鐸為「自唐懷素後第一人」。歷代書學評論家對王鐸書法更是推崇備至。清吳德旋《初月樓論書隨筆》云︰「明自嘉靖以後,士大大書無不可觀,以不習俗書故也。張果亭、王覺斯人品頹喪,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風,豈得以其人而廢之。」梁巘評其:「書得執筆法,學米南宮之蒼老勁健,全以力勝。」姜紹書《無聲詩史》稱其:「行草書宗山陰父子,正書出鐘元常,雖模範鐘王,亦能自出胸臆。」郭尚先《芳堅館題跋》稱︰「京居數載,頗見孟津相國書,其合作者,蒼郁雄暢。兼有雙井天中之勝。」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謂︰「吾謂行草之美,亦在「殺字甚安」、「筆力驚絕」二語耳。大令沉酣矯變,當為第一,宋人意態,故行草甚工,米書得之,後世能學之者,惟王覺斯耳!」又云︰「筆鼓宕而勢峻密,真元明之後勁。」近人馬宗霍《霎岳樓筆談》稱︰「明人草,無不縱筆以取勢者,覺斯則擬而能斂,故不極勢而勢如不盡.非力有余者未易語此。」吳昌碩評王鐸云︰「「文安健筆蟠蛟螭」及 「有明書法推第一」之論。」王鐸書法有著極強的藝術魅力,其影響深遠,縱橫書壇四百余年!追摹者日眾,以至深深影響了吳昌碩、齊白石這樣的大師。連日本也有追隨他的龐大人群,並有以學其書風而卓然成家者,如村上三島、木村知石……等。
- Sep 19 Sun 2010 11:44
「蘭亭序」的始末
西元353年)東晉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當時任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的王羲之邀請謝安、孫綽、孫統等四十多位文人雅士聚於會稽山陰的蘭亭修褉,曲水流觴,飲酒作詩。
所謂修褉是中國古來就有「修褉」的風俗。每逢春花三月,古人就採百花香草,洗澡淨身,祭神歡宴,以避災禍。「修褉」原來在每年三月上已日舉行,魏晉以後,才固定在三月三日,從潔身祭神,洗除不祥的「拔褉」原意,慢慢漸轉變為玩賞景物,飲酒作詩,臨流聚會的「戶外野餐」大會。方法是參加的雅士坐在溪水兩旁,司令者斟酒一杯,放入溪水漂流,看溪水把酒杯流到那個人面前,他就拿起來喝完並作詩一首。
當眾人沉醉於酒香詩美的回味之時,有人提議不如將當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詩,彙編成集,這便是《蘭亭集》。這時眾人又推王羲之為此做一篇序文,也就是現在俗稱的《蘭亭序》。
由於王羲之酒意正濃,提著鼠鬚筆在蠶紙上暢意揮毫,一氣呵成。這就是名噪天下的《蘭亭序》了,也因為是草稿因此在作品中有許多塗改,增刪的地方。聽說等酒醒了,王羲之看到作品上有塗改便重寫了好幾份,但都比不上原來的作品,後來才作罷。
- Sep 19 Sun 2010 11:25
何謂行書?
- Jul 07 Wed 2010 19:40
永松的心得分享
- Jul 07 Wed 2010 19:16
玉媚的心得分享
- Apr 07 Wed 2010 21:09
毛筆的種類及使用和保養
一、毛筆介紹
毛筆的種類很多,有鬃毛、紫毫、狼毫、羊毫、雞毫、兼毫及胎毫等。由於毛筆用不同的獸毛製成,性能自然各有差異。從性能上來分,可分為硬毫、軟毫和兼毫三大類。
硬毫:性剛,彈性較強,如:鬃毛、紫毫、狼毫
軟毫:性柔,彈性幅度大,如:羊毫
兼毫:剛柔與彈性都介於硬、軟毫之間,如:紫羊毫筆
- Apr 07 Wed 2010 21:01
甲骨文、金文、篆